新闻资讯

News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正文

《广州市二手车出口发展蓝皮书(2022)》(一)

发布日期:2025-04-08     浏览量:19

广州二手车出口

发展蓝皮书

2022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州市委员会

广东省汽车智能网联发展促进会

 



 

《广州市二手车出口发展蓝皮书(2022)》

编辑委员会

 

 

        

        王福春

执行主编  高晓东  熊双玲

      李小青  廖智勇  郭俊荣  刘精

      曾维迪  徐端梁

 

 



 

主要编撰单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州市委员会

珠三角湾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

广东省汽车智能网联发展促进会

广东好车控股有限公司

广东广物优车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汽车产业与外贸发展均是广州重要的支柱,在广州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2019年,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在条件成熟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通知》,北京、天津、上海、广东10省市成为我国首批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地区。广东将二手车出口确定为外贸重点项目,并明确广州为首批试点地区,要求试,逐步建立体系,形成模式,总结经验,力争走在全国前列,成为示范标杆。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枢纽城市,广州外向型程度高,具有天然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政策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广州要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的出台更将加快汽车出口,带来系列利好。广州作为国家开展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重点城市之一,紧抓“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机遇以及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变革契机,以二手车出口为重要抓手,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和竞争新优势,将更加有效地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

 

关键字:二手车出口 一带一路 国际商贸中心




  

一、背景、发展现状和现实意义

(一)背景

(二)发展现状

(三)现实意义

二、广州二手车出口环境分析

(一)发展机遇

1.海外二手车出口市场达千亿美元规模

2.中国已向汽车产业强国转变

3.中国新能源汽车将实现弯道超车

4.汽车“新四化”改变汽车行业未来

5.全球汽车生产受芯片供应制约重构市场格局

6.疫情造就出口市场空缺新机会

7.我国陆续出台二手车出口扶持政策

(二)面临挑战

1.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大

2.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

3.尚无较好的国际品牌和信誉

4.二手车出口体系尚不完善

5.汽车外贸专业人才缺乏

三、广州二手车出口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一)广州二手车出口产业发展优势

1.汽车保有量大,出口车源充足

2.出口基础雄厚,外贸占比较高

3.汽车产业链完备,基础优势明显

4.区位优势明显,港口资源丰富

5.海外资源丰富,外贸营商环境良好

6.新四化技术领先,新势力资源聚集

7.扶持政策陆续出台,红利持续释放

(二)广州二手车出口产业发展的短板

1.政策支持引导力度有待加大

2.政府须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3.产业优势资源有待优化

4.品牌人才意识有待加强

5.综合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6.综合出口体系有待完善。

四、国内外二手车出口先进经验启示

(一)海外出口经验

1.日本

2.迪拜

(二)国内二手车资源优势地区先进经验

1.山东济宁

2.江西高安

(三)国内二手车出口先进地区政策分析

(四)二手车出口企业先进经验启示

1.广东好车控股有限公司

2.广东广物优车科技有限公司

3.蜗牛货车网(山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4.台州市隆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五、广州推动二手车出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营商环境

(二)加强政府引导,激发市场活力

(三)发挥自身优势,完善产业链条

(四)加大品牌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五)加强创新驱动,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政策目录

二、国家层面政策

三、省级层面政策

四、市级层面政策表

 



一、背景、发展现状和现实意义

(一)背景٭

广州汽车产业基础雄厚,汽车产业链完整齐全。2021年,全市汽车生产总量296万辆,生产总值6118亿元,增长4.8%,占GDP21.7%,占全国汽车生产总量的1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4.6万辆,同比增长83%。2022年,广州主导产业汽车制造业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全年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4.8%,汽车总产量313.68万辆,同比增长5.7%;新能源汽车产出势头良好,实现产值、产量分别为446.61亿元和31.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广州是全国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等主机厂,以及日本电、时代广汽等优质汽车零配件企业。2021年,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乘用车分别实现产值1430亿元、1095亿元、1152亿元和462亿元。2022年2月,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发展定位,进一步坚定发展制造业的决心。

广州在发展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新四化”走在前列。目前,广州聚集了广汽埃安、东风日产启辰、广汽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以及小鹏汽车、广汽蔚来等新造车势力拥有汽车行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广汽研究院)、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先后引入百度阿波罗、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初步形成智能网联汽车研发集群。

广州汽车面临国内整车市场的饱和以及国际贸易市场的激烈竞争。当前,我国汽车市场已由增量向存量转变,2022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3.19亿辆,二手车交易量1602.78万辆,汽车报废测算571万辆,新车销量自2017年达到2888万辆的顶峰后便连续几年下滑至20222686.4万辆的规模,国内竞争日趋激烈。广州主机厂2022年销量在全国前20位的分别为:广汽丰田(第7名)、东风日产(第8名)、广汽本田(第11名)、广汽传祺(第13名),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在国际市场方面,据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23.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汽车(含底盘)出口与金额分别为332万辆、4054.42亿元,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69%2022年,广州市外贸出口6194.8亿元,占全国出口总值的2.6%,其中汽车零配件出口金额150.18亿元,仅占全出口总2.42%2021年广州市二手车出口仅1000多辆,出口金额不足1000万美元,与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地位不相匹配

综上,利用国家赋予的二手车出口政策以及广州自身的优势,实现多重优势叠加,加快推进二手车出口,联合新车出口,快速提高汽车外贸占比,以外带内,以销促产,将有力地提升广州汽车产业发展的空间与潜能,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好局面。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多项政策激励下,我国二手车出口贸易越来越活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累计出口二手车39128辆,累计出口金额63,565.4万美元。其中,2021年,出口二手车共计15,123辆,出口金额22,073.8万美金,出口量与出口金额较2020年分别增长249.8%和960.4%,出口规模实现跨越式提升。2022年1-6月,二手车出口量与金额已超过2021年全年,半年出口二手车16,646辆,出口金额37,923.7万美元。2022年6月,二手车出口全国排名前5名的浙江、山东、广东、青岛和天津二手车出口量21816辆,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8.7%。出口金额43922.8万美元,占全国二手车出口总金额的73.2%。据广东省商务厅透露的信息,2022年,广东省二手车出口5659辆,出口金额约为1.3亿美元,全国排名第五位。

2022广州汽车保有量为331万辆,居于全国第14位。作为全国最早开启二手车出口业务的地区,全市共有10家试点企业,占全省50%。2019年广州汽车出口量为1693辆、599.2万美元,占全国出口量55.8%,位列全国首位,其中民企广东好车控股有限公司2019年出口1045辆,占全省62%,勇夺全国二手车出口首单及年度出口量全国第一,并举办了首届中国二手车出口高峰论坛及500辆二手车出口非洲(贝宁)的首航仪式,创下单日出口最大规模纪录。2020年广州全年出口量1264辆、228.2万美元,累计出口量达2957辆,占全国40.19%,虽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全国第一的领先优势;2021年新变种病毒导致海外疫情持续反复,对出口业务造成严重影响,但广州全年出口量为1288辆、955.74万美元,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其中广东广物优车科技有限公司发挥了“稳压器”作用,共出口二手车1135辆,占全省出口总量的83.89%,被评为广东省二手车出口企业的示范标杆。2022年,广州市二手车出口量为4372辆,占全省出口量77.25%。出口车型覆盖乘用车(出口占比约40%)和商用车/工程专用车(出口占比约60%),主要品牌包括丰田、现代、起亚、长城、东风、通用、重汽、北奔、中通、宇通等。出口目的地覆盖非洲、东欧、中亚、东亚、东南亚、中美洲等近40个国家及地区。

(三)现实意义

国外先进国家与地区二手车出口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成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二手车出口刚起步,尚处摸索阶段,但近年来随着我国提出加快构建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具有自贸区及港口优势,外贸程度高。对比国内外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全面掌握广州二手车出口存在的问题,分析发展环境,认清优劣势,提出解决建议,对广州高质量发展二手车出口,助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是有助于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广州市建设汽车国际贸易中心工作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市汽车国内外贸易规模超7000亿元。积极稳妥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既能打开二手车销售新渠道,开拓海外千亿增量市场,又能加快本地老旧车辆提前淘汰,刺激本地二手车消费迭代升级,还能腾出新车市场空间,提高车主二手车处理残值,提升新车消费能力,提高本地新车销量,这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起到积极作用,助力广州建设“汽车国际贸易中心”,为全面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新活力。

二是有助于促进广州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与快速发展,我国的燃油汽车市场已经开始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大力推进二手车出口,既增加了汽车流通的新渠道,成为外贸新的增长点,强化本地主机厂品牌海外推广,开拓海外千亿美元市场,提高本地主机厂海外市场规模和份额,反哺国内提升技术,产业升级。又为新车销售腾出空间,有效促进本地主机厂产销两旺,并促进国内汽车更新换代,适应“国六”环保标准,推进绿色节能减排,减少能源和环境资源消耗,降低后续汽车报废处理的环保压力。

三是有助于增强外贸业态发展新动力。从结构看,广州汽车外贸呈现以下特点:汽车进口方面,广州中规车进口量占全国比例30%左右,排名全国前三,格局基本稳定。平行进口车虽然全国排名第二,但进口量仅占第一名天津的10%,且受限于国六排放标准要求,短期内平行进口车业务难有作为。在新车出口方面,广州远远落后于上海、天津、山东等地,本地主机厂品牌出口量未进入全国前10名(前10名合计出口量占全国总量比例85%左右),差距较大,短期内难以改变。二手车出口方面,国家2019年才启动业务并陆续出台相关文件,2020-2021年又遭海内外疫情影响,目前各地区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正是大力发展的黄金窗口期。因此,广州利用自身综合优势,加快推动二手车出口,与新车出口互为带动,创新汽车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将有效改变全国汽车外贸格局,提升广州的国际影响力,最终构建起汽车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强化汽车外贸产业大市强市地位。



二、广州二手车出口环境分析

(一)发展机遇

1.海外二手车出口市场达千亿美元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球二手车出口400多万辆,市场总额达千亿美元规模,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全球二手车出口目标市场主要为非洲、南美、中东、东南亚、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对二手车的需求巨大。非洲2020年约有5500万辆汽车的保有量,汽车年进口销售量为170-190万辆,年均增速约20%,到2025年,至少有300万辆以上的销售规模;东南亚汽车进口市场每年至少50万辆,过去5年机动车年度复合增长率是11%;俄罗斯年二手车年需求量达70万辆,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二手车年需求量达到每年30万辆,进口比例超过70%。

二手车出口国目前主要为日美韩等发达国家,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二手车出口量200多万辆,占全球总出口量的60%以上。中国作为汽车保有量、汽车年产销量均全球第一的国家,预计未来10年内,二手车年出口量将有望超过100万辆、100亿美元。今年已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国。

2.中国已向汽车产业强国转变

汽车工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现代化产业,对各国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零部件数量多、附加值大等特点,同时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虽然相对较晚,但在中外企业合资中不断融合发展,完成了从最初年产不足万辆到年产超过2,000万辆的飞跃,也完成了产品和技术的跃升。随着全球分工体系的确立和汽车制造产业的转移,我国汽车工业准确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国内汽车企业在与国外优秀企业的合作中不断得到历练,积累了强大的汽车生产能力与经验,逐步实现由汽车生产大国向汽车产业强国的转变,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居民平均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在这几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汽车年产销量连续9年全球第一。预测随着中国汽车产品和技术的提升、新车销售规模的扩大,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导向,将持续释放出大量的高性价比二手车,中国二手车出口将越来越具备国际竞争力。

3.中国新能源汽车将实现弯道超车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多国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纷纷从战略规划、科技创新、推广应用等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17年首次突破100万辆,2018年突破200万辆,2019年221万辆。2020年,受疫情影响,在全球汽车市场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41.6%达到307万辆,渗透率提高至4.0%。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近650万辆,同比增长117%,中国占据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达45%,销量全球第一。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NEV,包含纯电动车、插电混合式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销售量约1065万辆,同比增长63.6%其中中国市占率差异进一步扩大,中国占全球63%市场。另外,在东南亚和非洲,新能源汽车都刚刚兴起,随着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发展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此时是中国新能源车进入国际市场的最佳时机。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渗透率提高至5.4%。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万辆,同比增长1.6倍,渗透率达到13.4%。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渗透率达到28%,领先全球多达约10个百分点;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10%,扣除报废注销量比2021年增加526万辆,增长67.13%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045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9.78%。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几年超过100万辆,呈持续高速增长态势,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比亚迪、吉利等进入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十,全球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排名全球前十,成为全球重要供应商。

广州是新能源汽车整车重要的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拥有广汽埃安、小鹏、广汽比亚迪、东风日产启辰等,顺应全球大势,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是促进本地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广物优车、广东好车等出口车辆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过80%,除了传统合资和自主品牌之外,造车新势力品牌正逐步打开国际二手车市场的大门,如小鹏、哪吒、零跑、威马、创维等新能源品牌车型均完成了二手车出口的目标市场试水,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4.汽车“新四化”改变汽车行业未来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正在改变全球汽车行业的未来,中国拥有非常巨大的汽车市场,在汽车的自动化、数字化方面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在电气化和智能网联方面有巨大的潜力,政府大力支持及引导促进智能互联发展,给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提供空间。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装备、新能源、新功能、新模式”七新联动的自主创新上也取得可喜的成绩。其中,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环境感知技术、决策技术、控制执行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定突破,信息交互技术达到国际水平,高精度地图等基础支撑技术进一步落地。2020年,我国L2级智能网联乘用车销量303万辆,同比增长107.5%,渗透率15.0%。2021年,我国L2级智能网联乘用车销量477万辆,同比增长57.4%,渗透率达到23.5%。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销量达700万辆,同比增长45.6%,市场渗透率达34.9%。2022年,我国汽车专利公开量为36.22万件,同比增长12.94%,持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发明专利授权量为9.45万件,同比增长12.77%,汽车专利创新质量持续提升,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加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专利占比达41.95%,其中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专利公开量同比增长13.32%和19.77%。未来,中国的汽车出口将逐步发挥和强化自主创新的优势,提高海外市场份额。

5.全球汽车生产受芯片供应制约重构市场格局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汽车产业链包括生产、采购、销售、售后服务及研发等主要环节日益趋向全球化配置。由于疫情的反复,全球汽车供应链受到严重打击,部分汽车关键零部件厂甚至出现断供,特别是芯片产业链供需失衡,导致部分品牌车型供应不足。自2020年以来,大众、丰田、本田等汽车企业都因芯片短缺而轮番减产停产,供应何时好转还需关注疫情的发展。根据世界汽车工业协会(OICA)最新数据显示,受全球汽车消费疲软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2018年至2020年消费者购车热情降低、汽车销量不断下降,全球汽车产量持续下滑。2021年全球汽车总产量约为8015万辆,虽比2020年7762万辆略有回升3%,但比2019年9179万辆下跌12.7%。2022年,全球汽车消费未见好转,新车销量达7940万辆,同比下降约2%。

新车供应量短缺一时难以解决,着急用车的消费者自然将目光转向二手车,加上全球通货膨胀的预期,预计全球二手车价格将维持高位。以美国、德国、日本三大汽车大国为例,根据凯利蓝皮书报告,美国汽车价格处于历史高位,2022年11月,新车均价为46320美元,二手车均价为27569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27%;根据德国汽车数据资信公司DAT的《2023 DAT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德国的二手车平均价格为1.88万欧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较2021年上涨19%,而电动二手车的均价为4.4万欧元,较上年的涨幅达到30%;根据日本二手车拍卖巨头USS的数据显示,2022年日本二手车拍卖的平均成交单价比上年提高21%,达到104.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43万元),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截至2022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9亿辆,并且每年都在高速扩充,国内二手车市场正在步入放量期。加快汽车流通,扩大二手车出口规模,发力国内国外双循环,促进中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

6.疫情造就出口市场空缺新机会

2020-2022年,海外疫情严重冲击全球汽车制造业,导致众多海外汽车工厂停工,汽车供应不足,甚至出现二手车价格飙升,高于新车的现象,市场缺口亟待满足。同时,海运价格飙升,对日韩欧美的二手车出口业务也带来同样影响,出口量下降,腾出的市场空白亟待填补。2023年初,各主要汽车制造国纷纷公布了2022年的“成绩单”。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美国市场销售新车1386.6万辆,同比下降8.0%,连续三年低于1500万辆关口;日本汽车销量约为420.1万辆,同比下降5.6%,为连续第四年下降,也是连续第三年销量未达500万辆,创十年以来最低水平;德国新车销量为265.1万辆,同比微增长1.1%,但相比疫情前水平仍有很大差距;英国汽车销量同比微跌2.0%至161.4万辆;法国汽车销量约为152.9万辆,同比下降7.8%;意大利汽车销量约为131.7万辆,同比下降9.7%;韩国汽车销量为167.2万辆,同比减少3.1%。中国抗疫优于其他国家,经济复苏较快,汽车产业复工复产情况良好,国内车源供应充足,汽车出口表现可圈可点。同时,随着中国汽车技术、供应链逐步成熟,产品品质得到极大提升;中国汽车产品多元化发展,存量规模巨大,能满足海外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中国汽车零部件种类齐全、价格实惠,为二手车出口提供售后保障。因此,中国二手车出口的性价比得到很大的提升,竞争力也进一步提升。如能迅速组织汽车出口,则能及时填补日韩、欧美防疫停工导致的出口市场空缺。同时,中国商用车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性价比优势,在非洲等目标市场已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可借势拓展市场,增强品牌和市场占有率。

7.我国陆续出台二手车出口扶持政策

2019年4月26日,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在条件成熟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通知》(商贸函〔2019〕165号),从严格甄选出口企业、严格履行二手车交易登记和注销手续、确保出口产品质量与安全、做好境外售后服务保障、强化监管、优化服务等六方面提出要求。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台州)、山东(济宁)、广东、四川(成都)、陕西(西安)、青岛、厦门等10个省市地区率先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我国二手车出口业务正式启动。2019年6月-10月,商务部等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关于二手车出口许可证申领有关事项的通知》(商贸办便〔2019〕854号)、《关于二手车出口许可证申领无纸化作业有关事项的通知》(商办贸函〔2019〕297号)、《关于加快推进二手车出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商办贸函〔2019〕335号)等文件,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工作流程手续,提高二手车出口便利化水平,加快推进二手车出口工作。2022年12月6日,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地区范围的通知》。《通知》提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二手车出口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有序扩大二手车出口,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决定新增辽宁省、福建省、河南省、河北省(石家庄市)等14个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见下表。

 

1 二手车出口业务开展地区

2019年第一批试点

2020年第二批试点

2022年第三批试点

广东省(广州、深圳、东莞)

河北省唐山市

山东省枣庄市

辽宁省

山东省潍坊市

北京市

山西省太原市

河南省郑州市

福建省

贵州省贵阳市

天津市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湖北省武汉市

河南省

云南省昆明市

上海市

辽宁省沈阳市

湖南省株洲市

四川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浙江省台州市

吉林省长春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


山东省济宁市

江苏省南京市

海南省海口市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山东省青岛市

浙江省义乌市

重庆市

吉林省珲春市


四川省成都市

安徽省芜湖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陕西省西安市

福建省福州市

辽宁省大连市

江苏省苏州市


福建省厦门市

江西省宜春市

浙江省宁波市

浙江省温州市


(二)面临挑战

1.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大

日韩、欧美汽车产业发展时间较长,体系完善,海外渠道成熟稳定,售后体系完善,二手车出口业务已达年百万辆的较大规模,在国际物流、渠道拓展、售后服务等各环节成本均低于中国。

国内汽车以合资品牌为主,国产品牌为辅,造成二手车整体市场溢价较高,同款同龄的车辆市场综合价格高于日本30-50%。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合资品牌溢价较大,导致新车落地价高于日本10-20%。二是国内税赋较重,增值税13%、购置税10%、消费税等综合税率高于23%;而日本综合税率仅约5%。因此合资品牌二手车的综合成本远高于日本,缺乏竞争力。

2.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

面临一国一策的复杂环境,全球二手车出口市场近200个国家,各汽车进口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市场情况等均不相同,需要全面深入调研了解,与当地政府深度沟通,灵活个性化应对。部分国家由于国际政治角力等因素,或明或暗地设置各种障碍,阻挠或延缓中国二手车进口。

3.尚无较好的国际品牌和信誉

历史上中国二手车曾有过出口,但都是小批量的零散业务,品质参差不齐,无售后服务,还有隐瞒车况、低价恶性竞争等问题,导致海外市场对中国二手车印象不佳。部分中国汽车厂家的新车出口也有类似现象,忽视售后服务和品牌建设,历史上遭遇过“滑铁卢”。同时,中国汽车出口受阻后,海外客户缺乏接触中国汽车的途径,对中国汽车发展情况不了解,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重新进行宣传推广,重塑中国汽车品牌形象,培育市场信心。

4.二手车出口体系尚不完善

中国二手车出口业务2019年刚启动,尚处于初级阶段,出口体系在配套政策、出口标准、检测、整备、销售渠道、售后服务、零部件供应、金融、溯源等各方面都尚未完善,出口手续较多,流程较长,品质要求较严,政府监管较紧,尚未完全市场化运作,亟待优化完善。政企联动有待加强,产业链条较长,各环节企业协同合作也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磨合。特别海外售后服务体系尚未建全,成为出口海外的最大挑战。

5.汽车外贸专业人才缺乏

中国二手车出口起步不久出口试点企业普遍缺乏外贸经验和海外资源,也缺乏相应人才储备,需要逐步匹配合适人选,派驻海外,主动寻找各国的二手车进口商和经销商,拓展渠道,对接业务,逐步建立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体系。日韩、欧美国家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已有数十年,在海外市场已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非常熟悉当地市场,并与当地经销商形成了紧密稳固的利益共同体。中国二手车这个市场新进入者,将面对日韩、欧美等经销商的贸易壁垒、市场封锁、恶性打压等竞争问题,加之近年来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也增加了出口试点企业主动“走出去”拓展市场的难度。

(未完,详情看下篇)

上一篇

暂无数据!

  • 研究报告

Copyright © 2018-2022 中车贸全球独立站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07690号 网站地图

电话联系 微信咨询